镇康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简 报第17期
发布日期:2022-06-21 11:12
信息来源:镇康县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48
字体:【

一、行动要情

6月17日,一场以护爱木场河专项行动为协商议题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在木场村平掌田自然村召开。县政协主席李文娟出席会议,县政协副主席杨永主持会议。

二、“7个专项行动”推进情况

(一)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动。累计排查出裸露垃圾点614个,垃圾2331.152吨,累计投入人力2246人次,投入机械装备539台次,投入经费34.129万元,整治裸露垃圾点614个,清理裸露垃圾2331.152吨,清除率100%。县城建成区配备餐厨垃圾车、微型消毒车、电动扫路车、洒水车等32辆清洁车辆,城区道路保洁总面积116.32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面积82.58万平方米,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71%。配备城中村、非主干道、背街背巷保洁人员,压实网格单位责任,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每天城区主要街道保洁时间达14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达12小时,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增配垃圾分类收集箱,居民生活小区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县城建成区日产生活垃圾60余吨,实行“定点定车定人”固定清运原则,实现日产日清,截至目前,年内垃圾清运量达9331.94吨;75个村(社区)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实施垃圾清运、处理收费制,实现常态化清洁。

(二)公共厕所全达标行动。现有公厕740座,对照“七有七无、三无三有、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等标准,已达标422座,达标率57%,其中:城市公共厕所27座,已达标27座,达标率100%;乡(镇)公厕21座,已达标21座,达标率100%;行政村公厕74座,已达标74座,达标率100%;学校公厕167座,已达标167座,达标率100%;旅游、加油站等公厕均已达标,自然村公厕改造或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共计完成投资1074.12万元。城市公厕实现“一人一厕”管理,公厕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在公厕,常态化管理,全天保洁消杀面积达77.4平方米,确保干净达标,做好公厕周围污水沟卫生保洁,消除蚊虫阳性孳生地。

(三)洗手设施全配套行动。严格按照“因地制宜、方便实用”原则,重点对学校、医疗机构、集贸市场、公园广场、客运站、旅游景区、加油站点、室内公共场所、城县主次干道、乡镇建成区、示范村和公路沿线村庄等洗手设施进行全面建设、改造、升级。目前已建成洗手设施626座,其中:城市公园广场22座、校区339座、医疗机构109座、客运站点3座、室内公共场所50座、建成区主次干道42座、加油站7座、乡镇建成区33座、其他场所21座,共计投入资金456万元,确保数量足够、布局合理、质量达标。各洗手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设置洗手引导标识,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张贴科学洗手宣传画,确保洗手设施保持正常状态。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本周排查勤洗手设施10个,发现问题2个,整改问题2个。

(四)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全面落实“不达标就整改,不整改就停业”的指示精神,以“净餐馆”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督检查情况为基础,对照“净餐馆”的七个标准评分表,对餐饮店进行检查打分,通过“店铺+存在问题+图片”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餐馆“红黑榜”名单,目前发布“红黑榜”评定10期,共评定“红榜”餐饮单位60户,“黑榜”餐饮单位52户。开展“净餐馆”专项行动以来,行政执法责令限期整改餐馆290家、责令停业整顿餐馆36家、立案查处餐馆3家。全县餐饮安心码完成公示700家,公示率100%,统一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和烹饪区、调味料区等公示牌1460份,全面规范餐饮店证照信息等内容公示。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检查力度,并对新办餐饮服务单位按照标准评分表进行全面核查,不达标不予发证,从源头加强检查。全面规范餐饮行业环境卫生秩序,为消费者创建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本周共出动执法人员38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84户次。

(五)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行动。全县共有各类“常消毒”公共场所760个,其中八类重点场所268个,我县积极开展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主题的公共场所清洁消毒行动,实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开展公共场所信誉度量化分级评分查缺补漏,对各项工作整改完成的给予重新评定等级;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督促检查,每周集中对153点开展459频次大消杀;临沧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镇康分公司和镇康绿源公交有限公司按要求每天开展消杀;商务部门委托临沧中检检验有限公司消杀口岸限定区域和单位内部公共区域,并严格督促大东汇超市、旺旺购物广场、天天超市、旺旺超市三分店按要求开展消毒消杀工作;县市场监管局督促农贸市场全面进行消杀,督促各经营户落实疫情防控3个100%和“四个一律”措施;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每天对县垃圾填埋场、城市公共厕所、垃圾房、垃圾临时收集点和垃圾箱体进行消毒。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范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扩散蔓延风险,镇康县引进第三方专业消杀机构,紧紧围绕重点场所清洁消毒管理达标的要求进行了全面消毒,各网格化单位落实好责任区测温、扫码、卫生整治工作,真正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消杀工作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本周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车辆4辆次,执法人员14人次,对15余家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清洁消毒监督检查。

(六)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行动。一是镇康县新城农贸市场、文明新村农贸市场、南伞镇农贸市场3个主城区农贸市场已全面完成提升改造,改造前共有摊位450个,改造后共有摊位594个,总投资1292.3万元,农贸市场各项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基本完善。农贸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分摊经营、分类管理,制度规范上墙公示,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亮证经营,每天严格开农产品检测公示工作,取消市场内活禽交易及宰杀,实行白条禽上市,活鱼上台宰杀。二是农贸市场业主方严格做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三个一百”,并增配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加大保洁频次和垃圾清运力度。对农贸市场内熟食区的三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在整个熟食区顶部加装钢纱网,加装防蝇帘,使整个熟食区形成一个全封闭空间。同时保持公共卫生厕所清洁卫生。三是县市场监管局严抓农贸市场检查,加强经营者管理,从市场监管所抽调工作人员协助工作,做到每个市场包片到人,推进农贸市场日常规范化管理,整体提升农贸市场卫生水平。四是文明新村、新城和南伞镇农贸市场星级评价分别为五星、四星和三星。三个农贸市场均已到达《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及考核细则试行)》90分以上标准,县城所在地标准化农贸市场达标率100%。本周共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994人/次,整治占道经营388户,规范各类经营户807户,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件,罚没款12000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500份。

(七)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严格落实镇康周五“爱卫日”工作机制,每周五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县城建成区96个单位及乡镇88个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大扫除。96个单位每日按时开展工间操。八类重点场所均已设置1米线,共粘贴1米线2779份,共计创建无烟机构197个,其中:创建无烟党政机关70个,无烟医疗机构12个,无烟学校101个,其他无烟单位14个。镇康电视台开设专栏,截至目前制作曝光片13期,创卫专题片1个;采写新闻并播出821条(次);在各个疫情防控集中点每日循环播放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宣传录音;制作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公益广告片2个,在电视台、边陲镇康公众号、镇康新闻公众号播出,创卫专题片《英雄之城·创卫的一天》在播放量超过10万人次;累计印发宣传资料25万余份。

三、县直部门工作动态

(一)镇康县食安委办发布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提醒广大市民谨慎食用野生菌。

(二)镇康县妇联深入南伞镇唐铁寨开展镇康县“美丽庭院”创建培训。

(三)镇康县城管积极配合环卫工人对各积水路段进行疏通排水,防止险情发生,在风雨全力抗洪护城。

四、乡镇工作动态

(一)近日,镇康县勐捧镇组织医务人员,成立工作组,深入各村(社区)开展“两癌”防治知识宣传及筛查活动。

活动中,医务人员现场宣传了“两癌”防治知识,让广大妇女了解预防“两癌”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筛查的覆盖率和知晓率,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关注度,维护妇女的健康权益,进一步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据了解,此次活动主要针对辖区内20-64岁本地农村户籍已婚妇女进行免费筛查。目前,已免费为辖区337名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检查,为558名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深受广大妇女的一致好评。

(二)镇康县木场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红”深入各村组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活动期间,尽管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不影响志愿者们清扫的热情。大家干劲十足,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手持锄头、火钳、垃圾袋等工具,对村民小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等公共区域的杂草、杂物和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扫、清理。期间,志愿者们还化身文明宣讲员,积极向群众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引导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 ,营造好“洁、净、美”的村容村貌。“我们村又干净又漂亮,与这些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分不开,他们一心为老百姓服务的精神,让我们感到非常的幸福,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爱护好家门口的环境卫生。”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庄,河边组的组长李老尽笑着说道。下步,木场乡党委、政府将立足于村情民需,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不断壮大“志愿红”队伍,持续发力,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五、创卫工作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镇康县勐捧镇以“建设好美丽家园”为指引,以“治乱、治污、治脏”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乡村颜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镇党委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召开班子会、调度会、推进会10余次,坚持“抓点连线,干线整治、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班子成员包村、镇干部包段、村干部包片的模式,全镇52名干部职工、119名村“两委”干部下沉一线,强化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积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激活群众主体意识,逐步实现群众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蜕变。采用宣传标语、微信群、广播、公众号等“线上+线下”载体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抓住农村党员这个关键,通过动员党员带头宣传政策、带头动员亲友,引导群众落实“房前屋后三包”、自发参与整治,发动群众参与整治1700余人次。

全镇坚持一盘棋思想,统一行动,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整治,并通过村庄“周五爱卫日”制度、房前屋后三包制度、垃圾清运集资制度等措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全覆盖、可持续、不反弹,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同时,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对村组干道、环卫重难点区域进行整治并形成常态化治理方案。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推行“百千工程”示范带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作用,多次组织党员深入村中小巷、房前屋后,带领群众整治人居环境,营造“党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积极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示范引领带动村民积极性,鼓励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凝心聚力、齐抓共管乡村环境治理模式。

截至目前,全镇建有垃圾池123座,垃圾焚烧炉1座,聘用保洁员101人,村内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脏乱差”得到有效遏制,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