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自然资源局:
《镇康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再次征求<镇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 ) 文件下发后,南伞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进行认真研阅,对比分析,同时充分征求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意见,形成如下修改意见:
一、建议对部分行政村村庄分类和自然村特征分类进行部分调整,调整表格如下:
表 1:
镇康县村庄分类引导表
序号 |
乡镇 |
行政村 |
村庄分类 |
调整后 |
58 |
南伞镇 |
白岩村委会 |
特色保护类 |
|
59 |
班龙村委会 |
整治提升类 |
||
60 |
茶山村委会 |
整治提升类 |
||
61 |
道水村委会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
62 |
甘塘村委会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
63 |
哈里村委会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
64 |
红岩村委会 |
特色保护类 |
城郊融合类 |
|
65 |
户育村委会 |
特色保护类 |
||
66 |
麻栗坪村委会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
67 |
南伞村委会 |
特色保护类 |
||
68 |
热水河村委会 |
集聚发展类 |
||
69 |
田坝村委会 |
特色保护类 |
||
70 |
轩岗村委会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
71 |
营盘村委会 |
特色保护类 |
表 2:
南伞镇村庄布局规划汇总表
序号 |
行政村 |
行政村类型 |
自然村 |
自然村调整后 |
自然村地形分类 |
自然村地形分类调整后 |
自然村类型 |
自然村类型调整后 |
自然村特征分类 |
自然村特征分类调整后 |
1 |
白岩 |
特色保护类 |
林家寨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守边固边特征 |
||
2 |
帮小底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守边固边特征 |
||||
3 |
塘铁寨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
4 |
桃子寨 |
半山半坝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
5 |
皮匠寨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6 |
硝厂沟 |
半山半坝 |
特色保护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7 |
白岩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8 |
班龙 |
整治提升类 |
班龙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 |
和平村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0 |
大平掌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1 |
包包头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2 |
石场子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3 |
中旧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4 |
朝天冒水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5 |
老龙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6 |
冷硝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7 |
大关房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8 |
新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9 |
硝塘坝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0 |
南片河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1 |
茶山 |
整治提升类 |
上茶园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2 |
徐家寨 |
上徐家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3 |
下茶园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4 |
许家寨 |
下徐家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5 |
豌豆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6 |
茶山头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7 |
白沙水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28 |
红光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29 |
新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0 |
轻木林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1 |
道水 |
整治提升类 |
道水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2 |
木厂沟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3 |
大林格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4 |
柳树水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5 |
新村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6 |
大河边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7 |
下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8 |
木瓜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39 |
甘塘 |
整治提升类 |
甘塘村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40 |
忙拖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41 |
堆堆地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42 |
牛湾塘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43 |
哈里 |
整治提升类 |
阿怕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44 |
哈里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45 |
小干箐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46 |
新村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47 |
俄岱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48 |
火石山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49 |
半坡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50 |
大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51 |
中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52 |
下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
53 |
牛场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54 |
林格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55 |
南卡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56 |
红岩 |
城郊融合类 |
刷布厂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57 |
刺树丫口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
58 |
红岩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
59 |
白牛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城郊融合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守边固边特征 |
||||
60 |
坝子队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城郊融合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 |
守边固边特征 |
||||
61 |
皮涕果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
62 |
户育 |
特色保护类 |
新寨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63 |
洼子寨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产业资源特征 |
||||
64 |
大寨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民族文化特征 |
|||||
65 |
下户育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民族文化特征 |
|||||
66 |
东风队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民族文化特征 |
|||||
67 |
麻栗坪 |
整治提升类 |
大新田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68 |
麻粟坪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69 |
包包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70 |
坪子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71 |
山头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72 |
青树丫口 |
山区 |
搬迁撤并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73 |
南伞 |
特色保护类 |
城子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交通区位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74 |
茶山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城郊融合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75 |
大坝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 |
||||||
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76 |
街子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城郊融合类 |
交通区位特征、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77 |
热水河 |
集聚发展类 |
大平掌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78 |
军弄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79 |
热水河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0 |
芦稿坝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81 |
劝桥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2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3 |
田坝 |
特色保护类 |
中林格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4 |
新村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民族文化特征 |
||||
85 |
新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6 |
乔格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7 |
忙卡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88 |
扎布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特色保护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民族文化特征 |
||||
89 |
青树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0 |
田坝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民族文化特征 |
|||||
91 |
轩岗 |
整治提升类 |
轩岗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2 |
药皮山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3 |
背阴寨 |
半山半坡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自然山水特征 |
||||
94 |
芒石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5 |
等爬河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自然山水特征 |
|||||
96 |
小中寨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7 |
南南山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8 |
南南河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99 |
挂蜂寨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00 |
麻栗树 |
山区 |
集聚发展类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01 |
移民点 |
山区 |
整治提升类 |
产业资源特征 |
||||||
102 |
营盘 |
特色保护类 |
滚掌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特色保护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103 |
小帮东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
104 |
营盘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
105 |
麻粟树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特色保护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守边固边特征、民族文化特征 |
||||
106 |
麦地河 |
山区 |
特色保护类 |
整治提升类 |
守边固边特征 |
二、建议对南伞镇村庄布局规划汇总表进行调整
南伞镇共 106 个自然村,其中:红岩行政村共 6 个,缺少皮 涕果自然村;热水河行政村共 6 个,缺少石洞自然村,建议增加。
三、建议对镇康县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中增加项目 镇康县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 (新增项目)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建设年限 |
用地规模 |
新增建设用 地 |
所在地区 |
1 |
旅游 |
南伞镇皮匠寨、大坝、麻栗树自然村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 |
改扩建 |
2022-2023 |
0.9 |
0.6 |
南伞镇 |
2 |
旅游 |
南伞镇刺树丫口旅游产业发展及村 庄功能提升建设项目 |
改扩建 |
2023-2024 |
1.4 |
1.4 |
南伞镇 |
3 |
其他 |
南伞镇南伞村界牌河高标准农田改 造项目 |
改扩建 |
2023-2024 |
1.2 |
南伞镇 |
|
4 |
旅游 |
镇康县南伞村龙洞水现代化边境幸 福村 |
改扩建 |
2023-2025 |
4 |
4 |
南伞镇 |
四、建议对镇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 施体系规划图”增加德胜社区、康宁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
五、建议核实镇康县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中序号 211 项目
中,是否所在地区错误,建议改为“南伞镇南伞村佤族风情大坝 村建设项目”。
南伞镇人民政府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