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麻栗树自然村村民李忠华家,家门口一袋袋刚收回来的玉米垒成山,李忠华夫妇俩早早起来准备着庆丰收的“大餐”。为了吃上这顿“大餐”,李忠华搬出了家里珍藏着的“老古董”磨盘,整修清洗一番后开始磨玉米面,妻子李文丽备好大蒸锅,待新鲜的玉米面出炉后,开始“打面果”。虽然这门“手艺”被长时间搁置,但李文丽做起来依然娴熟,拌、揉、搓、团、蒸,一个多小时后,这顿“面果饭”大餐便上桌了。
“‘面果饭’从小吃到大,过去吃怕了,但是现在却会怀念这个味道。每年新玉米收回来都要约家人做一顿吃,更是忆苦思甜,要让儿孙们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李忠华边品尝边满足地说道。
李忠华家共有6口人,家里经济收入以种植烤烟为主,玉米、养殖、就近务工等为辅,今年单烤烟一项毛收入就达11万余元,总收入15万元左右。看着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儿孙绕膝,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李忠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沿着村庄往下走,麻栗树完小旁的一家超市很是吸人眼球,刚进门,五花八门的货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几个客人正在吃着午餐,超市里还提供早晚点、小吃等服务。超市老板李德华正在卖学习用品,由于距离学校近,早年,李德华夫妇俩就在家里开起了小卖部,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流量越来越多,两口子索性把小卖部开成大超市,生产生活所需商品都一一备齐,附近村寨的村民们也不用跑到十多公里开外去购买生活用品了,村民方便了,他家收入也提高了。
“整个村委会有六、七个自然村,基本上都来这里买。一年收入多少我都没个准数了,大概就一年十来万这样。”李德华乐呵呵地说道。
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思想观念也转变了,现在的酸格林村,村村寨寨进村道路干净整洁,农户庭院各种生产生活用品摆放有序,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底色和成色更明显,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村干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