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92400556300000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2021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十、部门汇总预算
十一、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十二、镇康县财政2021年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公开
第二部分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2021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级下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四、市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五、市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六、新增资产配置表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2.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3.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4.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5.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6.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7.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二)机构设置情况
设有中心综合办公室、公共卫生科(含卫生检验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疫情信息科、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科、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结核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科、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共9个科室。
(三)重点工作概述
1.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工作要求,做好县辖内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审核、上报管理工作。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国各地及县属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点共报告我县传染病病种17种454例,其中乙类11种343例,发病率为184.92/10万,报告死亡4例(均为艾滋病),死亡率2.16/10万;丙类发病6种111例,发病率为59.84/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县总体疫情态势较为平稳。
2.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①鼠疫防治
继续加强对鼠疫疫情“三报”和自死鼠“零”报告制度的落实,同时,在历史疫源地及毗邻地区以固定监测点与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人、鼠间疫情动态,为我县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共收集乡镇自然死鼠“零”报告月报84份,完成动物细菌检测404份;动物血清检测139份;昆虫细菌检测143份。采集鼠标本(心、肝、肺、脾、肠)各100份送省地病所检测。在勐堆乡邦东村、军赛乡忙吉利村组织开展集中灭鼠各1次。通过加强监测与防范,县内连续19年未发生鼠疫疫情。
②结核病防治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十三五”镇康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要求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深入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工作。截止12月31日,共接诊门诊初诊病人1298人,纳入项目免费治疗管理115人,其中涂阳患者69例,涂阴患者46例。115名患者中共进行HIV抗体检测筛查115人;共开展痰涂片检查2618张;开展结核菌固体培养工作115例。
③艾滋病防治
监测检测工作:共开展监测/检测148554份,其中术前检测10375例、受血制品前检测655例、性病门诊479例、婚前检查(含涉外婚检)1557份、孕产妇检测4968份、VCT检测55份、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体检312份、监管场所3098份、专题调查28476例、入境人员体检2300、其他就诊者检测64405、其他29065例。
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 全县暗娼规模估计数49人,月均干预48人,干预覆盖率为97%,男男性行为者估计32人,月均干预31人,干预覆盖率96.86%。2020年10月15日全县首个男同工作室成立,将更加有利于我县男男人群干预的工作开展。
感染者管理:当年新发现HIV感染者和病人告知率100%;累计报告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率(剔除外籍、港澳台、死亡、查无此人人员)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检测CD4比例(剔除外籍、港澳台、死亡、查无此人人员)86.1%,HIV/AIDS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查率97.1%,累计HIV/AIDS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97.9%,累计HIV/AIDS随访率97.9%,累计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92.0%(486例)。
④疟疾、登革热防治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计完成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检测2931例,阳性为0例;登革热NS1抗原检测595例,阳性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疫情信息系统报告登革热病例1例。开展伊蚊媒介常规监测19次,调查4651户次,调查容器10661个,其中阳性容器442个。全年城区布雷图指数最高为30,即:城区7月下旬方位口岸。应急监测17次,调查345户次,调查容器1597个,其中阳性容器99个,应急监测点布雷图指数最高为8月上旬的军赛街子,为50。在军赛乡、南伞城区多点持续发现埃及伊蚊,较去年埃及伊蚊分布范围呈不断扩大。
继续做好勐捧、勐堆、南伞和军弄四个疟疾监测哨点的维持工作;开展4.26疟疾宣传1次。
继续认真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项目:境外哨点报送境外疫情信息交换表12次(每月一次),截止12月31日收集到果敢哨点检测疑登革热病例803例,阳性12例,阳性率1.49%;检测疑似疟疾病例828例,阳性14例,阳性率1.69%。
⑤麻风病防治
在巩固好1994年我县基本消除麻风病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及监测、随访工作,截止2020年12月31日,无新确诊病例。
⑥手足口病防治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县共报告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21例。
⑦碘缺乏病防治
依照国家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认真落实以食盐为主的碘缺乏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抓好居民食用盐碘监测工作。根据《云南省碘盐监测方案》如期完成了县辖内5个随机抽样点,完成8-10岁儿童(学生)206 名儿童甲状腺筛查;5 人甲状腺肿大,其中男生为2人、女生为3人;总甲肿率2.43%,男生甲肿率为 2.03%、女生甲肿率为 2.72%。检测 8-10岁儿童尿碘 206份,尿碘中位数为 278.05ug/L ,尿碘值<50 μg/l 占 0.48%,50~99μg/l 占 0.97%,100~199μg/l 占 16.02%,200~299μg/l 占 41.26%,300μg/l 及以上占 41.26%。共检测孕妇尿碘样品 100 份,尿碘中位数为 248.0 ug/l,尿碘值<50μg/l 占 0%,50~99μg/l 占0%,100~ 149μg/l 占 9%,150~249μg/l 占33%,250~499μg/l 占46%,500μg/l 以上占 12%。从抽样情况看,全县不存在碘不足的情况。全县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 306份:其中检出碘盐306份、非碘盐0份,碘盐覆盖率 100%,非碘盐率 0%;合格碘盐数为303份,合格率为99.01%,不合格碘盐数为3份,不合格率为0.09%。考核尿碘、盐碘样品各2份,均合格。在社区开展5.15碘缺乏病宣传1次;对7乡镇中心完小5年级学生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共开展7个班、培训乡镇卫生及教师50人,284学生。
⑧土源性线虫
本年度共采集粪样1051人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份两检。土源性线虫感染76人,感染率为7.23%;其中蛔虫感染3人,感染率为0.28%;鞭虫感染71人,感染率为6.75%;鞭虫和带绦虫混合感染1人,感染率为0.095%;蛔虫和鞭虫混合感染1人,感染率为0.095%。
3.免疫规划工作
一是科学规范管理冷链系统,积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了疫苗针对疾病的暴发流行,继续巩固和保持无脊灰状态。截止2020年12月31日,开展12轮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常规免疫疫苗总应种53880剂、实种53564剂、接种率99.41%,其中乙肝疫苗及时率99.55%、卡介苗接种率99.64%、脊灰疫苗接种率99.31%、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55%、白破疫苗接种率99.51%、含麻组分疫苗接种率99.64%、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8.36%、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44%、乙脑疫苗接种率99.71%、甲肝疫苗接种率99.03%。二是做好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工作。监测专报系统发现并报告AFP1例(经省疾控中心检测便标本脊灰病毒阴性),乙肝病例1例,麻疹疑似病例10例,经采集血标本检测麻疹IgM阳性3例(其中缅籍1例),麻疹和风疹IgM阴性7例,流行性腮腺炎34例(含缅籍2例),报告AEFI 13例,当年任务数14例,无流脑、乙脑病例报告。三是认真做好儿童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全县现已录入上传2007年以后出生的儿童41270人。2012年以后出生儿童信息系统基本信息录完整率97.26%,2018年以后接种的疫苗信息录入完整率 97.76%。四是做好人群麻疹、乙肝抗体水平监测工作,今年在被调查乡(镇)抽取297人检测麻疹IgG,检测出麻疹IgG阳性244人,抗体阳性率82.15%,达到保护水平的105人,保护率35.35%;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181人,阳性率60.94%。五是做好培训、督导、宣传工作。为切实提高免疫规划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不断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发展。举办业务人员培训会二期,参加培训人员共80人,培训以学习疫苗追溯系统为重点,并结合日常免疫规划工作业务进行培训。免疫规划宣传工作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4.25宣传周和7.28宣传日和常规免疫工作为平台,采取板报、展板、发放宣传品、宣传单、标语、口头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截止12月31日完成对乡村级督导4次,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改进。
4.卫生检验及公共卫生工作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4678人;麻疹抗体-IgM检测8份、风疹抗体-IgM 8份;完成盐碘样品采样检测306份;尿碘样品采样检测306份。麻疹抗体IgG检测339份,乙肝表面抗原检测339份,乙肝表面抗体检测339份;乙肝核心抗体检测339份;二号病监测348份,报二号病监测旬报表18份,月报表6份, 完成全县学校传染病监测月报表10份、季报3份;开展饮用水监测173份,其中农村饮用水监测74份,双随机学校饮用水监测16份,其他监测83份。完成农村饮用水枯水期、丰水期74份水样采集、检测、结果上报工作。完成双随机监测学校饮用水16份、公共场所监测28户84份样品。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审核报告病例421例;完成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共计30家企业,与云南加莱希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2020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共计11家企业。完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7所学校2210人。完成新冠核酸检测7708份,外送市疾控新冠核酸检测544份。完成7个专项常消毒消毒效果监测773份样品241份报告。
5.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工作
以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各个宣传日活动、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等,突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宣传,健康讲座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与大型超市合作在包装袋上印制基本公卫服务政策内容广泛发放,有针对性制作了折页、宣传画、纸杯、会议资料袋、笔记本、口杯、洗手液、雨伞等较实用的宣传品,互动与立体宣传,让成效更加显著。截止2020年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109844份,播放6种以上音像资料累计2535个小时;宣传栏更新636块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75次,接待咨询群众4225人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533次,覆盖群众12577人次;个体化健康教育12577人次;恶性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发病161人,死亡160人;死因监测报告1147人(粗死率616.8/10万);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121人。
6.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
我县美沙酮门诊从2007年12月份开诊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维持治疗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阿片类质成瘾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重新认识自我恢复个人功能发挥了门诊的作用,在减少因毒品引起的社会犯罪、萎缩毒品消费市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方面也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截止2020年12月31日,门诊共入组治疗896人,正在接受治疗116人。
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提高站位,依职压实防控责任。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在县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和县卫健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及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分设综合协调、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卫生消杀、宣传指导和后勤保障六个工作组,制定工作预案和方案,明晰责任和措施,举全中心之力,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截止2020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人力13328人次 、车辆2180车次。
二是服务大局,全力做好物资保障。面对防控工作前期物资吃紧、供应不足等难题,中心应急物资采购组通过内部挤、外部购、上级调、各方捐等方式,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工作。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态势,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三是严密排查,精准实施流调工作。科学精准把好疑似病例“流调关”、落实落细密接人员“追溯关”、强化信息织实织密“监测关”,抽调业务骨干深入流调前端,精准、快速、高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排查工作,建立流行病调查、检验检测工作协调机制,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形成工作合力。截止2020年12月31日18时,县疾控中心累计实施流行病学调查14383人;累计隔离医学观察16553人,累计解除15207人,尚隔离医学观察1346人,所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均无发热、咳嗽、腹泻、胸痛等不适。
四是严格程序,规范开展核酸检测。4月30日镇康县首个P2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后,积极开展流调对象、医院留观、羁押场所、公安、海关、边境管理等重点人员和政府指令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县累计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77303份、血清抗体检测629份。其中送临沧市疾控中心检测核酸561份;县疾控中心检测核酸20185份、血清抗体检测53份;委托第三方核酸检测39698人份、血清抗体检测576份;检测耿马县孟定镇送检核酸样品16859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五是源头防控,从严落实检诊检疫。把加强流动人员的摸排监测作为防止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盯紧盯死外来人员防控关键环节,严把外来人员输入关口,加强对入境人员、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到镇康人员开展检诊检疫,对发现异常者严格按要求采取隔离留观措施。
六是强化培训,全面指导卫生消杀。截至目前,中心共计组织流调、采样、检测、消毒等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县级和中心召开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流调、消毒、采样检测等技术培训会议52次,培训各类人员1474人。负责县城在地重点场所、隔离医学观察酒店开展消毒工作,截止2020年12月31日累计消毒面积达685.9万平方米。
七是准确及时,科学进行风险研判。截止2020年12月31日,根据境外和全国、全省疫情态势,适时分析、研判全县疫情形势,提交指挥部风险评估报告15期,为加强和调整防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二、 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纳入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具体是: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截止2020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37人,其中:行政编制 0人,事业编制37人。
在职实有37人。其中: 财政全供养 37人,财政部分供养0人,非财政供养0人。
离退休人员 18人,其中: 离休 0人,退休 18人。
车辆编制2辆,实有车辆2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务总收入 493.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493.00万元,政府性基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与上年对比,减少了4.8712万元,减少0.97%,主要原因是2020年有退休人员,减少了工资福利支出。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493.00万元,其中:本年收入493.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493.00万元(本级财力0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与上年对比,减少了4.8712万元,减少0.97%,主要原因是2021年有人员退休,减少了工资福利支出。
项目支出5.00万元,与上年项目支出12.00万元对比减少7.00万元,下降140%,主要原因是2021年减少了免疫规划经费及预防性体检费的预算。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493.00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493.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93.00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了4.9万元,减少0.97%,主要原因是2021年有人员退休,减少了工资福利支出。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机关事业2080505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50.10万元,210040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支出442.89万元,21011事业单位医疗支出34.76万元。
项目支出5万元,全部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
对个人家庭的补助科目支出1.03万元,其中:生活补助1.03万元。主要用于遗属补助等生活补助支出。
五、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我部门无列入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无政府采购预算。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5.42万元,去年5.5万元。较上年减少0.08万元,下降1.5%,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无增减变化,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次。
较上年无增减变化。
(二)公务接待费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2.42万元,较上年减少0.58万元,下降19%,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50次,共计接待430人次。
较上年减少的原因为: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级到本单位督导检查其它业务工作次数减少,督导检查工作人员减少。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3万元,较上年无增减变动。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无增减变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万元,较上年无增减变动。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2021年部门共申报项目3个,全部编制了项目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编制率100%,纳入一般公共预算项目3个,财政预算安排资金5万元。其中,重点项目0个,预算安排项目资金0万元,编制绩效指标0个。2021年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项目情况如下:
(一) 预防性体检费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项目年度覆盖辖区内所有7类工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办证完成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5000人。
(二)学生营养监测
项目绩效目标: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估制度,科学评价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
(三)卫生检测费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年度内完成辖区内各水厂、供水公司、县水务局委托水质检测任务。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无。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鉴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20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20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3月31日
附件3.部门预算公开样表20210331104347789.xls
监督索引号530924005563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