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92400556301000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说明
目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十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十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镇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疫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检验。承担县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和监测任务。负责县辖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技术指导、督导、考核等工作。负责传染病疫情和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单位收集、报告疫情。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完成镇康县卫生健康局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党建工作
中心党支部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2020年中心的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紧紧围绕总体工作思路,以支部建设为基础、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注重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和党组织的合力凝聚,为镇康县疾病控制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贯彻落实《临沧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1条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守防控,为保障全县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
2.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压实责任、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规范化创建5项内容39项具体标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时组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干部讲党课、听党课。按时开展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活动,按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及时召开了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采取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努力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工作质量,2020年9月份,本支部通过了县直机关工委规范化党支部建设达标创建验收工作。2020年12月份,被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挂包帮”定点帮扶工作,县疾控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严格落实挂包单位扶贫责任,把推进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继续巩固好脱贫成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顺利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
1.按要求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并按规定落实保障经费及关爱措施情况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中心选派2018年、2019年已派驻的1名驻村工作队员,继续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并按要求落实工作经费5000元,积极帮助村委会解决脱贫攻坚工作经费2万元。积极落实关爱措施,中心主要负责人多次与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驻村工作队员的身体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按要求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安排了体检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单位主要领导年内深入挂钩村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情况
年内,中心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挂钩村召开会议,与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研究工作情况,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5次,研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困难问题,对“百日清零行动”、“两不愁三保障”、 “一达标”及迎接第三方普查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安排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在开展脱贫攻坚“百日清零行动”的基础上,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对住房、教育、卫生、饮水等核心指标进行再核实、再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所有问题全部清零,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普查。
3.积极配合村两委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疫情防控期间,协助流水村“两委”全村范围内认真摸底排查,关键路口设卡值守3个点,党员干部轮班作战。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举全村之力、发动全村之民,做到广泛宣传、严防死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为全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要求7个村(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长挂钩包组,全覆盖参与自然村(村民小组)宣讲和提出工作要求,要求以户为单位签订《村(社区)疫情防控承诺书》。完成7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的群众会议,户长(户代表)参与率达690人次,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会的安排一对一送教上门服务85人次。建立《勐捧镇21公里边境线全民防控工作机制》,以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位划定各自责任区,动员群众参与各驻点防线责任区进行轮流值守巡逻;全村7个村(组)按照区域划分建立网格89个,采取网格化管理的二级铁桶防控;全面开展重点人员、车辆排查,排查流水村仍在境外人员情况,并要求家庭成员尽快与他们取得联系,通过合法通道(南伞口岸)回国;不断完善管村管组管户管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采取镇挂钩领导包村、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包片、组干部包组、网格长包户的方式,对辖区所有农户采取分片包干负责,全面开展“五不准”和“五个管住”疫情防控联保行动。建立信息日报告制度,以村(组)为单位建立村级“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1个,建立网格长“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22个,每日逐级报告当天家庭成员出镇或从境外回国、村内流动外来人员、其他村民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等情况。
4.挂钩帮扶措施、成效亮点、投入资金、项目落实情况
重点对全村自然资源、挂钩农户的劳力现状、基础设施现状、产业现状、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进行了集中调研,充分结合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实际,认真探究贫困根源,进一步找准致贫原因,重点围绕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收入来源、后续产业跟进等难题,破解发展瓶颈。提出以现代农业为载体,在巩固核桃、甘蔗、烤烟、茶叶等基础产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加大生态补偿等辅助的产业发展脱贫思路,为推进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着力抓好核桃、茶叶、烤烟、甘蔗等产业,帮助58户贫困户提高粮食单产,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帮助流水村789户农户(包括建档立卡户)发展茶叶2139亩;帮助134户农户(包括建档立卡户)户发展甘蔗1700亩;帮助21农户发展烤烟86亩;全村有核桃10500亩;全村有草果700亩;协助村委会开展“厕所革命”工作,动员农户进行厕所改建改造,提升人居环境,现已完成厕所改建改造农户42户;走访农户,向村民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认可度。年内,在中心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通过节省开支、多方筹集等方式,积极帮助村委会解决脱贫攻坚工作经费2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和县卫生健康局的坚强领导下,全体疾控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勠力同心,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全员在岗、连续作战,从全面防控、分级精准防控、防境外输入,均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控制成效,现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提高站位,依职压实防控责任。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在县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和县卫健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及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分设综合协调、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卫生消杀、宣传指导和后勤保障六个工作组,制定工作预案和方案,明晰责任和措施,举全中心之力,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人力13328人次 、车辆2180车次。
二是服务大局,全力做好物资保障。面对防控工作前期物资吃紧、供应不足等难题,中心应急物资采购组通过内部挤、外部购、上级调、各方捐等方式,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工作。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态势,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三是严密排查,精准实施流调工作。科学精准把好疑似病例“流调关”、落实落细密接人员“追溯关”、强化信息织实织密“监测关”,抽调业务骨干深入流调前端,精准、快速、高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排查工作,建立流行病调查、检验检测工作协调机制,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形成工作合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18时,县疾控中心累计实施流行病学调查14383人;累计隔离医学观察16553人,累计解除15207人,尚隔离医学观察1346人,所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均无发热、咳嗽、腹泻、胸痛等不适。
四是严格程序,规范开展核酸检测。4月30日镇康县首个P2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后,积极开展流调对象、医院留观、羁押场所、公安、海关、边境管理等重点人员和政府指令性新冠核酸检测任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县累计开展新冠核酸检测77303份、血清抗体检测629份。其中送临沧市疾控中心检测核酸561份;县疾控中心检测核酸20185份、血清抗体检测53份;委托第三方核酸检测39698人份、血清抗体检测576份;检测耿马县孟定镇送检核酸样品16859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五是源头防控,从严落实检诊检疫。把加强流动人员的摸排监测作为防止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盯紧盯死外来人员防控关键环节,严把外来人员输入关口,加强对入境人员、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到镇康人员开展检诊检疫,对发现异常者严格按要求采取隔离留观措施。
六是强化培训,全面指导卫生消杀。截至目前,中心共计组织流调、采样、检测、消毒等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县级和中心召开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流调、消毒、采样检测等技术培训会议52次,培训各类人员1474人。负责县城在地重点场所、隔离医学观察酒店开展消毒工作,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消毒面积达685.9万平方米。
七是准确及时,科学进行风险研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境外和全国、全省疫情态势,适时分析、研判全县疫情形势,提交指挥部风险评估报告15期,为加强和调整防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2.疫情防控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
截至12月31日,县疾控中心累计收到上级下拨疫情防控资金993万元,中心本着科学统筹的原则,依法规范合理使用资金,既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又避免了资金浪费。截至目前,共计使用疫情防控资金896.64万元,结余资金96.36万元,结余资金将继续用于今后开展疫情防控所涉各项工作。
专业工作
(一)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工作要求,做好县辖内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审核、上报管理工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各地及县属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点共报告我县传染病病种17种454例,其中乙类11种343例,发病率为184.92/10万,报告死亡4例(均为艾滋病),死亡率2.16/10万;丙类发病6种111例,发病率为59.84/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县总体疫情态势较为平稳。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在卫生应急处突工作方面,一是成立维稳处突工作机构,明确和落实各技术工作组职责、任务。制定了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成立由中心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信息互通,协调、组织好中心职能范围内卫生应急处突所涉各项卫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监测和流调组、卫生消杀组、检验组、后勤保障组和疫情信息组五个技术组,在中心应急处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职开展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消杀等项工作。制定疾控应急处突工作台账,指定第一责任人,将任务明晰到个人。二是根据整个疾控形势和防治工作需要,适时完善卫生应急处突工作预案,确保事件发生时各项卫生防疫应对措施依法、有序、有效进行。三是落实应急防控物资储备,为常态或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突工作所涉各项具体防疫措施的有序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四是加强技术业务培训,做好“联、防、实、控”工作,强化边境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县未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1.鼠疫防治
继续加强对鼠疫疫情“三报”和自死鼠“零”报告制度的落实,同时,在历史疫源地及毗邻地区以固定监测点与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人、鼠间疫情动态,为我县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截至12月31日份共收集乡镇自然死鼠“零”报告月报84份,完成动物细菌检测404份,完成率92%(404/440);动物血清检测139份,完成率99%(139/140);昆虫细菌检测组,完成率102%(143/140)。采集鼠标本(心、肝、肺、脾、肠)各100份送省地病所检测。在勐堆乡邦东村、军赛乡忙吉利村组织开展集中灭鼠各1次。通过加强监测与防范,县内连续19年未发生鼠疫疫情。
2.结核病防治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十三五”镇康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要求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深入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工作。截至12月31日,共接诊门诊初诊病人1298人,纳入项目免费治疗管理115人,其中涂阳患者60例,完成市级下达任务数117例的97.44%,涂阳患者69例,涂阴患者46例;115名患者中共进行HIV抗体检测筛查115人,检测率100%;共开展痰涂片检查2618张,其中阳性片193张,阴性片2425张;开展结核菌固体培养工作115例,其中培养出阳性67例,阴性43例,未出结果的有5例。
3.艾滋病防治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开展监测/检测148554份,其中术前检测10375例、受血制品前检测655例、性病门诊479例、婚前检查(含涉外婚检)1557份、孕产妇检测4968份、VCT检测55份、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体检312份、监管场所3098份、专题调查28476例、入境人员体检2300、其他就诊者检测64405、其他29065例。
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 全县暗娼规模估计数49人,月均干预48人,干预覆盖率为97%,男男性行为者估计32人,月均干预31人,干预覆盖率96.86%,吸毒人群估计数100人。
2020年10月15日全县首个男同工作室成立,将更加有利于我县男男人群干预的工作开展。
感染者管理:中心直接管理HIV感染者和病人528人,当年新发现HIV感染者和病人告知率100%;累计报告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率(剔除外籍、港澳台、死亡、查无此人人员)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检测CD4比例(剔除外籍、港澳台、死亡、查无此人人员)86.1%,HIV/AIDS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查率97.1%,累计HIV/AIDS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97.9%,累计HIV/AIDS随访率97.9%,累计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92.0%(486例)
4.疟疾、登革热防治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计完成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检测2931例,完成率79.21%(2931/3700),阳性为0例;登革热NS1抗原检测595例,阳性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疫情信息系统报告登革热病例1例。开展伊蚊媒介常规监测19次,调查4651户次,调查容器10661个,其中阳性容器442个。全年城区布雷图指数最高为30,即:城区7月下旬方位口岸。应急监测17次,调查345户次,调查容器1597个,其中阳性容器99个,应急监测点布雷图指数最高为8月上旬的军赛街子,为50。在军赛乡、南伞城区多点持续发现埃及伊蚊,较去年埃及伊蚊分布范围呈不断扩大。
继续做好勐捧、勐堆、南伞和军弄四个疟疾监测哨点的维持工作;开展4.26疟疾宣传1次。
继续认真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部分边境地区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项目:境外哨点报送境外疫情信息交换表12次(每月一次),截至12月31日收集到果敢哨点检测疑登革热病例803例,阳性12例,阳性率1.49%;检测疑似疟疾病例828例,阳性14例,阳性率1.69%。
5.麻风病防治
在巩固好1994年我县基本消除麻风病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及监测、随访工作,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新确诊病例。
6.手足口病防治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县共报告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21例,其中采集手足口病标本0份。
7.碘缺乏病防治
依照国家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认真落实以食盐为主的碘缺乏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抓好居民食用盐碘监测工作。根据《云南省碘盐监测方案》如期完成了县辖内5个随机抽样点,完成8-10岁儿童(学生)206 名儿童甲状腺筛查;5 人甲状腺肿大,其中男生为2人、女生为3人;总甲肿率2.43%,男生甲肿率为 2.03%、女生甲肿率为 2.72%。检测 8-10岁儿童尿碘 206份,尿碘中位数为 278.05ug/L ,尿碘值<50 μg/l 占 0.48%,50~99μg/l 占 0.97%,100~199μg/l 占 16.02%,200~299μg/l 占 41.26%,300μg/l 及以上占 41.26%。共检测孕妇尿碘样品 100 份,尿碘中位数为 248.0 ug/l,尿碘值<50μg/l 占 0%,50~99μg/l 占0%,100~ 149μg/l 占 9%,150~249μg/l 占33%,250~499μg/l 占46%,500μg/l 以上占 12%。从抽样情况看,全县不存在碘不足的情况。全县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 306份:其中检出碘盐306份、非碘盐0份,碘盐覆盖率 100%,非碘盐率 0%;合格碘盐数为303份,合格率为99.01%,不合格碘盐数为3份,不合格率为0.09%。考核尿碘、盐碘样品各2份,均合格。在社区开展5.15碘缺乏病宣传1次;对7乡镇中心完小5年级学生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共开展7个班、培训乡镇卫生及教师50人,284学生。
8.土源性线虫
本年度共采集粪样1051人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份两检。土源性线虫感染76人,感染率为7.23%;其中蛔虫感染3人,感染率为0.28%;鞭虫感染71人,感染率为6.75%;鞭虫和带绦虫混合感染1人,感染率为0.095%;蛔虫和鞭虫混合感染1人,感染率为0.095%。
(四)免疫规划工作
一是科学规范管理冷链系统,积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了疫苗针对疾病的暴发流行,继续巩固和保持无脊灰状态。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开展12轮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常规免疫疫苗总应种53880剂、实种53564剂、接种率99.41%,其中乙肝疫苗及时率99.55%、卡介苗接种率99.64%、脊灰疫苗接种率99.31%、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55%、白破疫苗接种率99.51%、含麻组分疫苗接种率99.64%、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8.36%、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44%、乙脑疫苗接种率99.71%、甲肝疫苗接种率99.03%。二是做好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工作。监测专报系统发现并报告AFP1例(经省疾控中心检测便标本脊灰病毒阴性),乙肝病例1例,麻疹疑似病例10例,经采集血标本检测麻疹IgM阳性3例(其中缅籍1例),麻疹和风疹IgM阴性7例,流行性腮腺炎34例(含缅籍2例),报告AEFI 13例,当年任务数14例,无流脑、乙脑病例报告。三是认真做好儿童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全县现已录入上传2007年以后出生的儿童41270人。2012年以后出生儿童信息系统基本信息录完整率 97.26 %,2018年以后接种的疫苗信息录入完整率 97.76%。四是做好人群麻疹、乙肝抗体水平监测工作,今年在被调查乡(镇)抽取297人检测麻疹IgG,检测出麻疹IgG阳性244人,抗体阳性率82.15%,达到保护水平的105人,保护率35.35%;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181人,阳性率60.94%。五是做好培训、督导、宣传工作。为切实提高免疫规划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不断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发展。举办业务人员培训会二期,参加培训人员共80人,培训以学习疫苗追溯系统为重点,并结合日常免疫规划工作业务进行培训。免疫规划宣传工作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4.25宣传周和7.28宣传日和常规免疫工作为平台,采取板报、展板、发放宣传品、宣传单、标语、口头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截至12月31日完成对乡村级督导4次,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改进。
(五)卫生检验及公共卫生工作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4678人;麻疹抗体-IgM检测8份、风疹抗体-IgM 8份;完成盐碘样品采样检测306份;尿碘样品采样检测306份。麻疹抗体IgG检测339份,乙肝表面抗原检测339份,乙肝表面抗体检测339份;乙肝核心抗体检测339份;二号病监测348份,报二号病监测旬报表18份,月报表6份, 完成全县学校传染病监测月报表10份、季报3份;开展饮用水监测173份,其中农村饮用水监测74份,双随机学校饮用水监测16份,其他监测83份。完成农村饮用水枯水期、丰水期74份水样采集、检测、结果上报工作。完成双随机监测学校饮用水16份、公共场所监测28户84份样品。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审核报告病例421例;完成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共计30家企业,与云南加莱希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2020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共计11家企业。完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7所学校2210人。完成新冠核酸检测7708份,外送市疾控新冠核酸检测544份。完成7个专项常消毒效果监测773份样品241份报告。
(六)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工作
以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各个宣传日活动、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等,突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宣传,健康讲座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与大型超市合作在包装袋上印制基本公卫服务政策内容广泛发放,有针对性制作了折页、宣传画、纸杯、会议资料袋、笔记本、口杯、洗手液、雨伞等较实用的宣传品,互动与立体宣传,让成效更加显著。截至2020年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109844份,播放6种以上音像资料累计2535个小时;宣传栏更新636块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75次,接待咨询群众4225人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533次,覆盖群众12577人次;个体化健康教育12577人次;恶性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发病161人,死亡160人;死因监测报告1147人(粗死率616.8/10万);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121人。
(七)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
我县美沙酮门诊从2007年12月份开诊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维持治疗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阿片类质成瘾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重新认识自我恢复个人功能发挥了门诊的作用,在减少因毒品引起的社会犯罪、萎缩毒品消费市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方面也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截至2020年12月31日,门诊共入组治疗896人,正在接受治疗116人,在治人员中艾滋病检测率为93.3%、丙肝检测率为93.4%、梅毒检测率为91.5%。
(八)边境维稳疾病防控工作
根据市、县前指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省、市、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认真落实好疫情(症状)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消杀、检验检测、健康教育、风险处置等项工作,确保了无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7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37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37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18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8人。
实有车辆编制2辆,在编实有车辆2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收入合计2175.0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465.67万元,占总收入的67.39%,比上年同期增长237.07%,主要原因分析:受疫情影响,拨入大量新冠疫情防控资金;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比上年同期无增减变动;事业收入394.91万元,占总收入的18.16%,比上年同期增长100.00%,主要原因分析:应会计核算要求,将财政返还上缴二类疫苗成本款由其他收入科目调整为事业收入核算;经营收入0.00万元,比上年同期无增减变动;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万元,比上年同期无增减变动;其他收入314.47万元,占总收入的14.46%,比上年同期增长493.38%,主要原因分析:县卫健局拨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237万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拨入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69.98万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支出合计1,910.0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58.38万元,占总支出的44.94%,比上年同期增长103.39%,主要原因分析:一是本年度将二类疫苗成本核算由项目支出调整为基本-公用经费支出,二是因疫情防控需要新招考录入4人,增加了人员经费支出;项目支出1,051.71万元,占总支出的55.06%,比上年同期增长355.81%,主要原因分析:本单位为边境新冠疫情防控重要部门,本年度增加大量疫情防控支出,故较上年支出变动幅度大;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比上年同期无增减变动。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406.72万元,与上年同期13.42万元相比增长2,930.02%,主要原因分析:一是本年度将二类疫苗成本核算由项目支出调整为基本-公用经费支出,二是因疫情防控需要新招考录入4人,增加了人员经费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451.66万元(其中:平均工资福利支出12.2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52.6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406.72万元,占基本支出的47.38%。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051.71万元。与上年同期230.73万元相比增长355.81%,主要原因分析:本单位为边境新冠疫情防控重要部门,本年度增加大量疫情防控支出,故较上年支出变动幅度大。具体项目开支:疾病预防控制项目支出38.42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17.30万元,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支出82.44万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891.73万元,其他卫生健康支出15.00万元,其他支出1.83万元,其他公共安全支出5.00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22.71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69.25%。与上年同期540.71万元相比增长144.62%,主要原因分析:本单位为边境新冠疫情防控重要部门,本年度增加大量疫情防控支出,故较上年支出变动幅度大。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51.7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3.91%。其中: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支出45.77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2089901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9万元,主要用于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缴费支出。
2.卫生健康(类)支出1,270.9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96.09%。其中:210040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支出439.28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364.9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2.1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16万元,资本性支出40.06万元;2100408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17.30万元,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16.12万元,资本性支出1.18万元;2100409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支出71.84万元,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36.88万元,资本性支出34.95万元;21004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支出696.93万元,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403.6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29万元,资本性支出290.98万元;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29.18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部分医疗保险支出;2101199 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1.42万元,主要用于单位部分大病保险支出;2109901其他卫生健康支出15.00万元,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5.50万元,支出决算为8.52万元,完成预算的154.90%。其中:今年未编制因公出国境预算,也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6.59万元,完成预算的119.8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93万元,完成预算的35.09%。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为支付以前年度公车维修(护)费欠款。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与上年同期9.84万元相比减少1.32万元,下降13.42%。其中:因本年度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与去年对比分析;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0.75万元,下降10.2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0.57万元,下降22.82%。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2020年重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市对我中心艾滋病、结核病、登革热、疟疾、免疫规划等常规督导次数有所减少,故公务接待费较上年有所减少;(2)疫情防控用车及开展项目工作用车产生的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相应项目资金列支。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本年度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与去年对比分析;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6.59万元,占77.35%,与上年同期7.34万元相比减少-0.75万元,下降10.22%,主要原因分析:2020 年度疫情防控用车及开展项目工作用车产生的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相应项目资金列支;公务接待费支出1.93万元,占22.65%,与上年同期2.50万元相比减少0.57万元,下降22.82%,主要原因分析:2020年重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市对我中心艾滋病、结核病、登革热、疟疾、免疫规划等常规督导次数有所减少,故公务接待费较上年有所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因本年度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与去年对比分析。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6.59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6.59万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新冠疫情防控流调、外出学习培训等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1.93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93万元(未发生外事接待支出),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38批次(无外事接待批次),接待人次390人(无外事接待人次)。主要用于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执行公务活动发生的公务接待餐费、住宿费等。
本年度未发生国(境)外接待费用,无国(境)外公务接待批次和接待人次。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镇康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为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909.9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18.19万元,固定资产1053.87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万元,在建工程28.98万元,无形资产8.89万元,其他资产0.00万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777.2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428.71万元,固定资产增加631.71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无增减变动,在建工程减少282.61万元,无形资产减少0.58万元,其他资产无增减变动。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万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万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
||||||||||||||||||||
单位:万元 |
||||||||||||||||||||
项目 |
行次 |
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 |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
在建工程 |
无形资产 |
其他资产 |
||||||||||||
小计 |
房屋构筑物 |
车辆 |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
其他固定资产 |
||||||||||||||||
栏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计 |
1 |
1909.93 |
818.19 |
1053.87 |
563.57 |
0.00 |
238.33 |
251.97 |
28.98 |
8.89 |
||||||||||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3.填报金额为资产“账面原值”。 |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0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0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0年度向公车平台划拨公务用车1辆,价值12.36万元;向南伞卫生院、勐堆卫生院划拨储存疫苗用冰箱各1台,价值0.47万元。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
2.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财政专户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3.年初结转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4.年末结转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原因尚未使用的人员支出、经费支出或项目支出。
5.基本支出:指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产生的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6.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镇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LS20211021045611483.xls
监督索引号530924005563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