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人民政府 镇康县人民政府

时政要闻
边疆小县也能办好教育——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助推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03 11:27
作者:
信息来源:边美镇康
浏览次数:85
字体:【

2021年至2024年,镇康县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中优秀率提升至23.32%,翻了4倍。

2021年至2024年,镇康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平均分跃升至全市县(区)前列。

2021年至2024年,镇康县高考成绩逐年提升,直至全市县(区)排名前列。

2020年至2023年,县教育体育局连续4年在全市教体系统年终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2023年,镇康县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教育质量优秀县”。

2025年高考、中考成绩揭晓,高分率、优秀率均排名全市县(区)前列。

这一振奋人心的成绩单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镇康县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完美蜕变,是镇康以“党建引领、师资培养、改革创新、资源整合、立德树人”为五大引擎破解边疆教育教学质量不佳瓶颈的生动实践,更有力地验证了“边疆小县也能办好教育”。

图片
党建引领凝聚教育发展“向心力”

办好教育,党建引领是关键。为此,镇康县坚持党的领导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保障。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小县敢办大教育”的决心,坚持政策向教育倾斜、资金向教育汇聚、关注向教育聚焦,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举全县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党政统筹、部门协作、学校落实”的管理体系。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教育发展大会,39位县处级领导挂钩学校担任“编外校长”,带头讲授思政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党建+”工程,通过“党建+教研”“党建+学科带头人”等模式,推动党员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队。近四年,全县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92名,5名一线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教师编制占全县事业编制的63%,实现“最优资源向教育倾斜”。

师资培养锻造教育强县“生力军”

镇康县始终将师资培养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以“引进来、送出去”相结合,4年来,累计补充新教师368人,引进中东部援疆教师、上海崇明区对口帮扶教师、中国农大研究生支教团等67人次,体育美育浸润计划帮扶师生84人次,有效缓解师资紧缺问题。同时,通过“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强带弱、老带新、城带乡等系列措施,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锻造教育强县“生力军”。 

图片

“对于我们90后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深造学习充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提升自身的途径,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前往湖南师范大学参加第三届云南省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的镇康县南伞中学教师庄爽说。

  改革创新激活质量提升“动力源”

教育质量要提升,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镇康县统筹城乡、学段,探索“集团+联盟”办学模式,实行县一中和南伞中学“1+1”一体化办学,以县一中为龙头,联动8所初中组建“1+8”教育集团,并依托南伞边境完小、县民族小学,挂钩10所乡村薄弱小学,形成“2+10”区域化联动,全面提升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南伞中学与县一中一体化办学后,中考优秀率提升到20%,验证了“1+1>2”的协同效应。 

图片

面对新高考改革,镇康县以“小步跑,不停步”的战略稳扎稳打。县一中创新“五精”(精选资源、精细备课、精心讲评、精练答题、精准反馈)备考机制,形成闭环管理;推广“三动一测”(驱动、互动、自动、当堂检测)教学模式,推动高中教育突破性发展。

资源整合绘就城乡均衡“同心圆”

“在镇康,最美的建筑一定是学校。”到过镇康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共鸣。

图片

清晨,薄雾还缭绕在镇康县的群山之间,镇康一中的校园已传来琅琅书声。崭新的教学楼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蓝顶白墙与远山青黛相映成趣;硅PU运动场上,学生们奔跑的身影划破晨曦,脚步声与林间的鸟鸣交织成青春的乐章。

图片

这里,教育的脉搏与自然的韵律同频共振。四季常青的绿植环绕着校园,清风徐来,带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林荫小道旁,三角梅、紫薇竞相绽放,蜂飞蝶舞间,仿佛连空气都浸润着书香。这座“森林学府”,不仅承载着孩子们的求学梦想,更成为镇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图片

四年来,镇康县坚持优先投入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全县投入教育经费16亿元,新建校舍6.3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1800个、义教学位3100个、高中学位1200个,真正实现“最好、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同时,通过“2+10”区域化联动,城区优质校与10所乡村校结对,音体美教师“走教”覆盖所有偏远教学点。勐堆乡竹瓦完小学生家长黄建香感慨:“现在孩子在村子里上的科目也是面面俱到,德智体美劳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真好!” 

立德树人培育边疆学子“精气神”

如果说脱贫已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么镇康县举全县之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则是当地放眼未来的战略之举。如今,“阶段全覆盖、辐射境内外”已然成为镇康的教育目标,并依托“两区一城”(强边固防示范区、中缅国际产能合作试验区、现代化新兴口岸城市)建设,发挥基地建设、国际生源、稳定就业三大优势,提升镇康教育辐射境外、服务周边的能力。

图片

教育连着民生、连着公平、连着千家万户,为此,镇康县探索出一条适宜镇康教育发展的路径:在托幼阶段,采取“1+N”模式协同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紧盯“发展目标、办学条件、晋级升等、政策落实”;在义务教育阶段,统筹抓好“乡村资源、城区资源、初中资源、教师资源”,探索城区国门小学集团化办学,率先实现县城区域小学优质均衡;在高中教育阶段,做好“县一中提质培优、实验中学扩容普及、县职校兜底保障”的三校联动;在大学教育阶段,积极申报优质专业,打通“3+4”中本贯通培养模式。

图片

从“追赶”到“领跑”,镇康教育的故事诠释了“小县也能办强教育”的可能。县委书记段寿华表示:“教育是镇康实现边疆振兴的关键支撑,我们将继续以‘重在坚持、贵在落实’的作风,打造边境教育新高地。”

图片

站在校园高处远眺,教学楼与青山叠翠融为一体,恰如教育与地方发展水乳交融。镇康教育这张“金名片”,不仅书写着“绿水青山孕育桃李芬芳”的生态答卷,更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托起边疆振兴的未来。眼下,随着职教园区共建、智慧课堂普及等新举措落地,这座边陲小县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正愈发清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