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人民政府 镇康县人民政府

时政要闻
南伞镇:野竹笋“破”出致富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4-10-02 10:22
作者:
信息来源:南伞镇
浏览次数:85
字体:【

金秋九月,南伞镇哈里村满山的竹林苍翠欲滴,野竹笋尽情生长,形成破“竹”之势,村民们带着笑脸在竹林中穿梭,丰收的喜悦在山间蔓延。黄壳野竹笋--正悄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哈里村拥有三百多亩的天然野竹林,每到秋季,黄壳野竹笋便纷纷破土而出,村里百姓也纷纷上山采摘这大自然的馈赠。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哈里村村民刘国荣,每天一大早便会到山上采摘黄壳野竹笋,他背上背篓、戴着手套、手拿小刀,穿梭在竹林间,看到合适的竹笋,刘国荣就熟练地抓住竹笋根部轻轻摇晃,一声脆响后,便掰出了一株株鲜嫩的竹笋。由于眼下正是野竹笋大量出土的时候,用不了两个小时,刘国荣便采回来一大堆野竹笋。“以前采摘回来的黄壳野竹笋只能自己吃,现在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就会有竹笋收购商开着卡车直接到村里收购,拿回家清洗、晾晒、烘干过后根本不愁卖,我家一年可以买得2万多。”哈里村村民刘国荣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这里地处山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黄壳笋脆嫩爽口,不仅能晒干售卖,还可以做出凉拌竹笋、腊肉竹笋等各种美味佳肴,村里老人小孩都爱吃。”哈里村党总支书记曹国荣说“目前全村竹林约300亩左右,晒干的黄壳野竹笋市场价可以达到每斤22元,一年产量可达10余吨。山里采摘回来的黄壳野竹笋可以卖出去了,村民们也多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通过采摘野生黄壳笋,平均每户每年都可增收1-2万元以上。”


近年来,南伞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利用自身丰富的竹资源,下“竹”功夫,打造“竹木”产业链,陆续建成竹笋加工厂、竹木加工厂,并开发少数民族竹编手工艺品加工,采用“党总支+企业+电商”的形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南伞镇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竹为品、以竹兴业、以竹促游,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柱,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