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南伞镇是镇康县城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南伞”,由傣语“南赏”直译而来,意为“送给公主的地方”。相传因自然条件优越,耿马土司将南伞坝区作为嫁妆送给姐潘公主。南伞镇位于东经98°49′,北纬23°46′,东与木场乡相连,南与耿马县孟定镇接壤,西与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交界,北连凤尾镇、勐堆乡。国土面积544.1平方公里,边境线长35.558公里,最高海拔2059米,最低海拔680米,年平均降雨量1785毫米。镇政府驻地海拔890米,常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624毫米。下辖14个行政村、3个社区,106个自然村、159个村民小组、38个居民小组。南伞镇党委下设1个社区党委、16个党总支、78个党支部,有党员1186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占39.6%,有党员活动室85个。全镇有中小学、幼儿园18所,共有在校生6683名。辖区建有乡镇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42名、有合格执业全科医师22名、床位110张,14个村委会全覆盖配置村卫生室。202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7元。
南伞镇地理位置特殊、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元,“边境、县城、口岸、民族”的南伞名片逐渐凸显。这里:
——是镇康边境维稳的最前沿阵地。南伞镇边境线长35.558公里,有南伞、营盘、红岩、白岩、新城、德胜6个抵边村(社区),与缅北重要战略要地南天门山接壤,距缅甸果敢仅9公里,是历次缅北武装冲突第一线,被誉为“百里边关第一哨”,有“一城连两国”“一洞通两国”等独特奇观。
——是镇康经济文化的最中心区域。南伞镇是镇康县城驻地,是镇康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三大经济”深度融合区,有坚果、核桃等高原特色产业50万亩、有规划建设15.51平方公里的边境特色工业园区、有“一口岸、多通道”的发展前景,有河畔公园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镇康赐福彝寨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是镇康对外开放的最靓丽窗口。南伞镇有1个国家级二类口岸,南伞口岸肩挑“两洋”,是古西南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是“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物流的要道之一,是瑞孟沿边高速六大串联口岸的中间节点城市,距缅甸腊戌157公里、皎漂港915公里,是通向印度洋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
【人口】
2024年末,南伞镇有常住人口17237户55436人。
【经济综述】
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702.32万元,增长14.3%,其中:种植业产值56918.06万元;畜牧业产值16870.04万元;林业产值3367.48万元;服务业产值12108.34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12108.34万元,增长12.7%。全镇经济总收入达8.97亿元,增长14.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07元,增长10.2%。2024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新增入库项目13个,续建项目0个;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完成1.14亿元,同比下降1.72%。202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是337.52万元,同比下降19.68%。
【农业】
2024年共有耕地面积119955亩,其中水田11683亩,旱地98969亩。全年粮食种植总面积达79508亩,产量17003吨。蔬菜5900亩,产量6105.2吨,产值3052.6万元;水果10094亩,产量656.1吨,产值262.44万元;咖啡30586亩,产量4289.5吨,产值857.9万元。全镇有坚果210593亩,澳洲坚果的产量17053.4吨 ,产值3.1亿元;橡胶93429亩,产量1595.4吨,产值2074.02 万元;核桃88513亩,产量6376.9吨,产值3826.14万元;茶叶9645亩,产量572.8吨,产值2405.76万元。蔗园面积22022亩,新植甘蔗10736.07亩,产量105112.75吨,产值4730万元;烤烟种植面积2524亩,产量305吨,产值854万元;香料烟种植333亩,产量28.34吨,产值87.854万元。
2024年末,全镇生猪出栏量为35195头,产量3455吨,产值1亿元;牛出栏2415头,产量268吨,产值2412万元。家禽出栏量为275750羽,产量433吨,产值1299万元。全镇旱稻种子发放4600公斤;油菜种子发放170公斤。
南伞镇培育出红岩村“千亩烤烟”、哈里村“千亩咖啡”、田坝村“万亩坚果”、白岩村“万亩甘蔗”等产业发展示范村。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2024年内新识别农村低保71户101人、城市低保5户5人、农村特困7户7人,临时救助286户292人,累计发放各类惠民资金3597.97万元,其中发放沿边定居群众生活补助2689.5万元。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期270余人,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00人。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以及优抚对象。社会福利、残疾人等社会事业有效推进。
公共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深入推进工青妇工作,完成南伞镇职工之家、老年幸福食堂建设,教育卫生持续向好,全镇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100%,新城社区率先实现医疗服务进社区,实现“六有”目标。武装工作取得新成效,18名优质青年成功入伍,出色完成全年征兵任务,获评2024年度临沧市征兵工作“基层先进单位”。
文化旅游。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南伞镇营盘村代表队原创作品《乡村振兴 有你有我》在全县“爱家、戍边、感恩”群众宣传性教育“比说”活动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南伞镇“阿数瑟”歌舞节目获中缅“阿数瑟”山歌会银奖,南伞镇文化站被省级认定为全市唯一的“特级综合文化站”,镇康赐福彝寨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全年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覆盖开展遍访,精准识别监测对象。2024年以来新识别监测对象15户51人,消除风险24户78人,风险再标注6户15人。完成小额信贷18户120万元,帮助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雨露计划”补贴160人33.65万元,实现脱贫人口转移就业4373人次。全年申报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跨省务工补贴1230人,发放资金107.65万元。依托“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受理群众诉求374件,办结率达100%。
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开展“八个专项行动”,在17个示范点基础上,以点带面推进辖区所有自然村“八个专项”提升,借助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资源力量,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提升基层组织力,推动“五个一点”机制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见实效。开展乡村美化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周五爱卫日”和“人居环境红黑榜”常态化,同步打造“绿美村庄”。
【村(社区)概况】
(1)南伞村:
南伞村地处南伞镇西南方,是离镇康县县城所在地南伞镇最近的一个村委会,国土面积19.3平方公里。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694户2324人,常住人口434户1886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300人。设有学校1所(南伞村幼儿园)、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饮食服务业、租房、运输为主。有耕地面积3650亩,其中旱地2991亩,水田659亩,人均耕地2亩,有林地面积12801.7亩;全村现有菠萝2000亩、坚果3315亩、咖啡807亩、茶叶255亩、蔬菜778亩、甘蔗348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08.2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0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国兰
村党总支副书记:刘 燕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忠强
村委会副主任:刀正梅(傣族)
武装干事:彭友光(佤族)
(2)白岩村:
白岩村地处南伞镇东南方,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与哈里村隔河相望,南连耿马县孟定镇,西与缅甸果敢接壤,北与田坝村、南伞村相邻,辖区国境线长3.858公里,国土面积54.6平方公里,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976户4440人,常住人口976户4440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281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甘蔗、坚果为主。有耕地面积20555亩(水田453亩,旱地20102亩,人均耕地面积4.6亩),有林地面积24781亩。建成糖料蔗基地10493亩、核桃3856亩、坚果3557亩、咖啡1965亩、橡胶1818亩、茶叶339亩、建成巨菌草基地210亩、全村肉牛存栏量达1300余头,年出栏量约650头。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243万元,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72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穆文申(彝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国元(彝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永新(德昂族)
村委会副主任:李国峰
武装干事:吴新强(彝族)
(3)红岩村:
红岩村地处南伞镇西北方,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西与缅甸果敢接壤,国境线长9公里,国土面积36.6平方公里;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98户4160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360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2个。全村经济收入以核桃、坚果、咖啡、畜牧业为主。有耕地面积8559亩,其中旱地7449亩,水田1110亩,人均耕地2.1亩,有林地面积23600亩;全村现有核桃19070亩,烤烟1072亩,甘蔗151亩、茶叶1230亩、坚果8486亩、咖啡5469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229.8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雷光锋
村党总支副书记:匡德军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文刚
村委会副主任:杨秋兰(彝族)
武装干事:李文清
(4)营盘村:
营盘村地处南伞镇西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37公里,国土面积58.9平方公里。全村下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502户2175人,常住人口470户1856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129人。设有学校2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甘蔗、烤烟为主。有耕地面积5747亩,其中旱地4659亩,水田1088亩,人均耕地2.64亩,有林地面积2.76万亩;全村现有核桃7951亩、茶叶1645亩、坚果2070亩、咖啡257亩、甘蔗3014亩,烤烟887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43.1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29.04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常佳能
村党总支副书记:字兴兰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志成
村委会副主任:茶兰
武装干事:杨德文
(5)户育村:
户育村地处南伞镇东北方,东连田坝村、南接南伞村、西连红岩村、北系勐堆乡,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国土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下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424户2045人,常住人口415户1628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58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坚果、茶叶、玉米、蔬菜种植,生猪、肉牛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15114亩,其中旱地13858亩,水田1256亩,人均耕地7.3亩,有林地面积14694亩;全村现有核桃4098余亩、茶叶892亩、坚果5032亩、甘蔗1696亩、咖啡2830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16.5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0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刀新华(傣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金学成(彝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新成(傣族)
村委会副主任:杨冬露(彝族)
武装干事:沙荣兵(傣族)
(6)田坝村:
田坝村地处南伞镇西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6.5公里,国土面积44.3平方公里。全村下辖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556户2573人,常住人口537户2436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270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坚果、甘蔗为主。有耕地面积19289亩,其中旱地18720亩,水田569亩,人均耕地7.5亩,有林地面积37901亩(其中国有林2111.7亩);全村现有坚果70446亩、甘蔗2380亩、咖啡1046亩、茶叶535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39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72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东权(苗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罗校才(彝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林老昌
村委会副主任:吴 艳
武装干事:王义青(苗族)
(7)茶山村:
茶山村地处南伞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52公里,国土面积36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0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573户2474人,常住人口414户1698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54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玉米、茶叶、坚果、核桃为主。有耕地面积6003亩,其中旱地4439亩,水田1564亩,人均耕地2.4亩,有林地面积5284亩;全村现有核桃9172亩、茶叶1241亩、坚果4597亩、橡胶3292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约4677.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8907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自平
村党总支副书记:任中进
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周永兵
村委会副主任:查建青
武装干事:李春强
(8)甘塘村:
甘塘村地处南伞镇东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64公里,国土面积24.97平方公里。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476户2016人,常住人口360户1552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23人。辖区内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烤烟、茶叶、坚果、橡胶、核桃为主。有耕地面积6353亩,其中旱地5505亩,水田848亩,人均耕地2.5亩,有林地面积1220.44亩;全村现有核桃7892亩、茶叶290亩、坚果2271亩、橡胶1364亩、甘蔗56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08.6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1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朱世祥
村党总支副书记:尹跃康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罗志平
村委会副主任:赵国泽
武装干事:马光顺
(9)班龙村:
班龙村地处南伞镇东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74公里,国土面积81.69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598户2625人,常住人口572户2462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65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坚果、橡胶、玉米为主。有耕地面积8265亩,其中旱地7245亩,水田1020亩,人均耕地3.2亩,有林地面积101540.9亩;全村现有橡胶13067亩、甘蔗1223亩、核桃9151亩、茶叶305亩、坚果26486亩、咖啡6103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1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
村党总支书记:李庆强
村党总支副书记:朱绍忠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建斌
村委会副主任:秦建凤
武装干事:李世兰
(10)哈里村:
哈里村地处南伞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7公里,国土面积64.64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456户2066人,常住人口445户1916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179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橡胶、坚果、咖啡、茶叶、甘蔗等为主。有耕地面积6400亩,其中旱地5559亩,水田841亩,人均耕地3.1亩,有林地面积85282.8亩;全村现有橡胶46904亩、咖啡7552亩、核桃4417亩、茶叶454亩、坚果14662亩、甘蔗1079亩;2024年经济总收入2814.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13621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曹国荣(德昂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姚世成(德昂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陈文强
村委会副主任:曹桂胜(德昂族)
武装干事:杨跃华(佤族)
(11)热水河村:
热水河村地处南伞镇东部,东与茶山村相邻、南与哈里村相接、西邻轩岗村隔河相望、北与麻栗坪村毗邻,距镇政府驻地40公里,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80%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63户1176人,常住人口255户1096人。有耕地面积1975亩,其中水田400亩、旱地1575亩,人均耕地面积1.76亩。村民经济收入以橡胶、坚果、核桃、茶叶、四季豆、玉米以及务工等为主,有橡胶5541亩、坚果10828亩、茶叶56亩、四季豆500亩、核桃2473亩。202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64.2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4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杜志金
村党总支副书记:熊国美(傈僳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开强
村委会副主任:许 胜
武装干事:李跃廷
(12)轩岗村:
轩岗村地处南伞镇中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428户1880人,常住人口420户1802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54人。设有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有甘蔗、橡胶、坚果等经济作物和玉米、旱稻等粮食作物,畜牧业主要以养猪、鸡为主。有耕地面积5930亩,其中旱地5324亩,水田606亩,人均耕地3.3亩,有林地面积21000亩;全村现有甘蔗950亩、核桃3604亩、坚果52630亩、咖啡1980亩、橡胶14069亩、茶叶387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49.7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84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学军
村党总支副书记:李 平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文忠
村委会副主任:赵忠伟
武装干事:刘贵强
(13)麻栗坪村:
麻栗坪村地处南伞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东与道水村相邻、南与热水河村相接、西邻轩岗村、北与凤尾镇毗邻。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369户1533人,常住人口303户1114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35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有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100亩,水田600亩,人均耕地1.8亩,有林地面积1.36万亩;全村现有核桃3182亩、茶叶472亩、坚果3064亩、橡胶6499亩、咖啡1690亩、甘蔗320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72.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15.1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建能(白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李金强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国安
村委会副主任:鲁老香
武装干事:周明杰
(14)道水村:
道水村地处南伞镇东北方,东连木场乡、南接茶山村、西靠薄刀山、北系凤尾镇,距镇政府所在地60公里,国土面积24.22平方公里。全村下辖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423户1820人,常住人口389户1648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43人。设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全村经济收入以茶叶、玉米、蔬菜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5528亩,其中旱地4332亩,水田1196亩,人均耕地3.2亩,有林地面积15800亩;全村现有核桃8379亩、茶叶1544亩、橡胶875亩、坚果3149亩、甘蔗312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15.4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34元。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喜富
村党总支副书记:蒋建华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颜加军
村委会副主任:李改发
武装干事:杨天来
(15)新城社区:
新城社区成立于2007年11月,位于镇康县南伞镇北部,距离南伞口岸仅2.5公里,是镇康县政府所在地。社区东以拽牛洞为界,南以县一中后山脚为界,西以口岸国境线为界,北以碉堡山(水泥厂后山)、西门桥、西陵村为界,国土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16个居民小组,有居民户4603户14335(其中:户籍人口共2599户7279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511人。辖区内共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1117家,学校4所,个体户1712家。社区设党委1个,下设11个党支部,有党员155人。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72元。
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国伟
党委副书记:刘世荣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秧雪芹(傣族)
党委委员、武装干事:李桂仁
副主任:李 申
副主任:王洁凯
(16)德胜社区:
德胜社区成立于2007年11月,是南伞镇政府所在地,距镇政府所在地0.38公里,国土面积 2.3平方公里。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417 户 7015人,(其中:户籍人口916户2239人,流动人 口1501 户 4776 人),有缅籍人员 452 人。设有学校2所、卫生室1个。居民经济收入以房屋租赁、外出务工为主。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20余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0元。
党总支书记、居委主任: 周绍娟
党总支副书记: 郑连奇(彝族)
监督委员会主任:段晋国(佤族)
副主任:昂凤兰(彝族)
副主任:焦世芳(佤族)
武装干事: 穆文睿(蒙古族)
(17)康宁社区:
康宁社区成立于2021年10月,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国土面积5.23平方公里。社区下辖12个居民小组,有户籍人口127户313人,常住人口2434户5747人,辖区内居住缅籍人员204人。设有学校2所、卫生室1个。居民经济收入以第二、三产业为主。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20余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00元。
党总支书记、主任:刘一江(彝族)
党总支副书记:陆成鑫
监督委员会主任:李识(彝族)
副主任:张天翔
副主任:李秋艳(彝族)
武装干事:樊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