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人民政府 镇康县人民政府

时政要闻
镇康勐堆:水稻田间管护忙 奏响丰收“前奏曲”
发布日期:2024-08-20 11:10
作者:
信息来源:勐堆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55
字体:【

7月新植的秧苗,在8月始穗期抽出了娇嫩的稻穗,放眼望去,稻田里成片紧密的稻丛“身躯”硬朗,犹如一个个魁梧的“山东大汉”。立秋时节,经过雨水的充分洗礼和阳光的普照,帮东村委会的水稻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村委会的请我来帮忙管护水稻,每天开80块的工钱,我从插秧后就过来管护了,要一直干到谷子收割。”,村民普忠科在田里边薅草边介绍道。谈到水稻种植,一辈子和粮食打交道的老人目光炯炯有神,分享起种植经验滔滔不绝,仿佛自己还是那个精神抖擞,手脚麻利的年轻庄稼汉。普忠科家里日常靠种植甘蔗、玉米、坚果等产业维持生计,一年毛收入大概在6万块左右,“现在地里不是那么忙,就替村委会管护水稻,一趟下来能挣到8000块钱,又给家里增添了一笔收入。


受生长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帮东村种植的水稻品种从育苗、插秧到收割预计在5个多月,“平时的工作就是看小秧防范病虫害、鼠害,还要随时看水,开水、堵水干湿交替,保持田间水层的深度适宜,避免田间积水或干旱,这中间的管护期一刻都大意不得”。普忠科说,待稻穗成熟到一定程度,开花后还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稻谷,想要真正成为一颗饱满的稻谷,就要学会“弯腰低头”,这个阶段的水稻除了被果实压弯了腰,身体的颜色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金灿灿的。

村委会租了78亩水田用于水稻种植,今年是自主摸索种植经验的第一年,由于育苗场地不够,水稻分两批育苗、种植,“第一批的水稻小秧入地太早,插秧的过程也不是很顺畅,长势和第二批比起来不是那么旺盛,第二批我们摸索出经验来,现在秧苗又粗又壮”。返乡青年刀亚南说,“水稻要想增收管护是关键,往年人工除草、除虫需要耗时2天,请8个工才能完成,工时费大概在2000块钱左右,自从引进无人机飞防技术,飞机一天能飞100亩,价格在15-20元之间,成本控制在1500块钱,单个人操作就能完成,不仅节省了劳动成本,也降低了资金成本。”

水稻要想种好,在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技术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兴农业,从帮东村可以窥见勐堆乡农业新质生产力初露端倪,“从播种到育苗、入土种植、生长施肥再到收割、烘干、打磨等环节,农米加工厂都有相应的配套机械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刀亚南说,预计10月份将对水稻进行收割,收成有望突破20吨,待加工包装后,农米就能流通到市面销售。


勐堆乡目前正处于田间管护关键期,由于前期利用科技下乡,对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培训宣传指导到位,农户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勐堆乡还将持续引进农业新设备、新技术,加大数字化农业和智能机械的推广应用,以现代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粮食稳产根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杨雪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